新聞詳情
所在位置: 首頁> 公司新聞>

專家認為我國應加快生物質能技術產業化進程

日期:2025-05-04 16:09
瀏覽次數:2349
摘要:

 

鑒於化石能源資源量有限、利用中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推進多領域的生物質能技術產業化將為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助力,有關學者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生物質能科學技術論壇上表示。

東北林業大學生物質能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述洋介紹,生物質能是全球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之後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質能的資源量豐富並且是環境友好型能源,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從資源潛力、生產成本以及可能發揮的作用分析,包括生物燃油產業化在內的生物質能產業化開發技術將成為維護我國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因此,我們應加快生物質能產業化進程。

據介紹,生物質能是指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後固定和貯藏在生物體內的能量。主要包括林業生物質、農業廢棄物、水生植物、能源作物、有機廢水和城市垃圾等。

有統計顯示,世界每年生物質產量約為1460億噸,其中農村每年的產量就有300億噸,而生物質的利用卻僅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14%,其中,發達國家占3%,發展中國家占3%。

王述洋介紹,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僅稻草、麥草、蘆葦、竹子等非木材纖維就年產超過10億噸,加上大量木材加工剩餘物,都是巨大的能源"倉庫"。然而,我國目前的農林剩餘物質資源浪費驚人,如果按照現行的熱解液化技術70%的轉化率計算,則5億噸生物質就可以生產3.5億噸生物燃油,相當於1.75億噸石化燃油。

有專家表示,從環保、能源**和資源潛力綜合考慮,推進包括以沼氣、秸稈、林產業剩餘物、海洋生物、工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生物質能產業化前景十分廣闊。

 

信息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06-08-22 

滬公網安備 31011302004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