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項目一共吸引了26家公司競標。”中設國際招標公司包家琦介紹說,針對不同的項目,各家參與競標的公司先後公布了自己的競標價格。
8月16日上午,第四期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在北京國宏賓館正式拉開序幕。
“三個項目一共吸引了26家公司競標。”中設國際招標公司包家琦介紹說,針對不同的項目,各家參與競標的公司先後公布了自己的競標價格。
從2003年起,國家發改委開始對100兆瓦以上的風電項目推行特許權招標方式,目的是通過風電特許權項目,引導風電上網電價趨於合理,同時希望提高風電設備的國產化率。
據了解,本期特許權招標包括三個項目,分彆為內蒙古錫盟輝騰梁300兆瓦風電場、內蒙古包頭巴音200兆瓦風電場和河北省張北單晶河200兆瓦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700兆瓦。
龍源電力集團公司總經理秘書李威告訴記者,這次招標項目的風力資源都比較好,龍源對三個項目全都投了標,希望能夠全部中標。
龍源是國內*大的風電項目投資開發商,在此前的三次特許權招標中,龍源曾參與2004年的競標,獲得了江蘇如東風電場二期150兆瓦和吉林通榆團結風電場200兆瓦兩個項目的風電開發權。其中,如東二期工程於去年10月開工,目前已投產8萬千瓦。而總投資8億元、建設規模100兆瓦的吉林龍源通榆風電特許權一期項目已於今年4月開始建設。
除了龍源、華能新能源等較早從事風電開發的公司外,此次的風電特許權招標還吸引了包括中廣核、神華等眾多能源大鱷的關注。
據了解,近年來,神華、大唐等傳統能源大鱷在主業之外,紛紛加大了風電項目的開發建設力度。中廣核能源已在吉林、內蒙古等地布局,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能源去年中標的江蘇東台200MW風電場特許權項目也已在今年6月底開工。
此外,在開標現場,包括華電在內的不少企業都是以聯合體的名義參與投標,這也是此次風電特許權招標的特點之一。
據專家介紹,在此次招標中,投標者提出的風電機組國產化方案將作為重要的參評條件,並且將采用由設備製造商和項目投資者聯合競標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為國內設備製造企業提供穩定的市場,同時也促進國內風電設備企業儘快掌握風電設備的新技術。
“具體項目的中標單位將會在9月份揭曉。” 包家琦說。
(實習記者 駱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