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何必忙著拆電廠
日期:2025-05-01 16:02
瀏覽次數:2944
摘要:
(2006-8-15) 來自:《中國經濟時報》 閱讀129次 ![]() |
一些部門興奮地認為2006年將是解決中國電力供需矛盾的“轉折點”,在2004年、2005年新增電力裝機5100萬千瓦和6000萬千瓦的基礎上,今年國內將增加裝機容量75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將接近6億千瓦,而且國內在建電站的規模仍有2.5億千瓦,所以,他們認為下半年“應該不會出現拉閘限電的問題”。一些主管電力的官員甚至聲稱2006年中國電力將供大於求,“拉閘限電”又一次要成為曆史。 在這種樂觀估計的驅動下,一些政府機構已經開始為積極應對“電力過剩”進行布置,將關停小火電當成工作重點,甚至提出要在今年計劃內關停1500萬千瓦的基礎上再關停2000萬千瓦。一些地方不僅要關停小火電,甚至連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受到法律保護的熱電聯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也不放過。 守規者讓路違規者? 違規建設電力項目一直是影響優化電力布局的大問題,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冇有進行燃料供應、運輸、電網布局、水資源配置和環境汙染控製等方麵的綜合考慮,企業私自建設大型火力發電廠,不僅打亂了國內資源配置的總體安排,也對中央政府的權威構成了挑戰。截止到2005年的統計,國內違規無序建設的電力項目已經超過1.2億千瓦。 相比之下,那些正在被各級政府勒令拆除的小火電,當初大部分卻是符合國家項目審批程序建設的。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解決電力供應瓶頸,采取了鼓勵地方建設電廠的政策。由於地方的資金製約和電力需求的限製,這些電廠基本是根據集資地區的自身電力負荷需求確定的規模,而且熱電聯產項目比較多。從90年代初,由於國家建設資金非常拮據,貸款利息居高不下,國家進一步采取了更加積極的支持社會辦電的政策。客觀地講,這些按照國家政策、嚴格遵守國家基建項目審批程序建設的電廠,對中國經濟的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隨著技術進步的加快,儘管許多電廠還冇有達到當初政府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的服役周期,但這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電廠由於發電煤耗較高,已經不能適應國家或各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何處理好這些電廠資產,解決好與投資者的關係,對於政府的執政能力無疑是一個考驗。 為解決電廠項目無序建設的問題,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加強規劃、優先安排合規項目、通知或公告停工違規項目等一係列措施,並引入專家集中評議的方式,開展違規項目清理工作。目前為止,已消化(核準)違規項目4283萬千瓦;另有4600萬千瓦暫按緩建處理,納入2006年、2007年建設規劃,剩餘3400萬千瓦按停建處理。顯然,政府主管部門為減少國有資產損失,對於違規建設的大火電采取了寬宏大度的政策。有人疑問:政府對於守規建設的電廠采取毫不留情的關停措施,為什麼對於違規建設的電廠卻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合法化,政府的製定政策的基準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不得不讓我們麵對和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小”就能降低能耗? 有關部門認為導致國內發電煤耗不能大幅度降低,電源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小機組和燃油自備發電機組冇有控製住。由於電力供應緊張,促使各地燃煤機組大量建設,小機組關停步伐明顯放緩,企業自建燃油機組現象增多,造成部分地區燃煤和燃油小機組比重增高,煤電比重進一步增加。 這個判斷值得商榷。西氣東輸沿線批準建設的幾十套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無氣可用,世界天然氣的價格隨著全球油價的飆升不斷水漲船高,LNG(液化石油氣)的離岸價格已經增加到接近2元/立方米,未來到達終端市場的價格很可能在3-4元/立方米,中國不用煤怎麼辦?顯然對這個問題的板子是打錯了屁股,應該說“規劃失準,管理失誤,改革失缺,市場失衡”才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一些地方一提到關停小機組就自然而然地將熱電聯產和資源綜合利用劃入其中,關鍵問題是有關部門自己就將熱電聯產、資源綜合利用常常混為一談。他們認為:“還有不少電力項目以供熱或綜合利用的名義,建設小火電機組,且呈上升趨勢。” 根據統計,2004年國內0.6萬千瓦以上的熱電機組2302台,共計4813萬千瓦,其中主要的機組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而且越是燃料成本高,地區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省份,平均單機容量就越小。熱電機組供應了國內82%的工業蒸汽,27%的采暖熱水,每年節約4800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6萬噸,削減了數十萬個效率低、汙染大的燃煤小鍋爐。 要實現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大力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積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隻要是達標的熱電聯產,其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就會高於任何燃煤火電機組和燃煤鍋爐的熱電分產效率,鼓勵和支持熱電聯產,特彆是可以綜合利用各種能源資源的熱電聯產項目應該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建設重點,而對於這些項目正確的考核標準應該是綜合能源利用效率,而不是規模的大小。 當年那些在城市邊緣建設的小火電,今天已經隨著城市的發展進入城市,如果將這些小火電及時改造成熱電聯產,代替那些效率低、煤耗高和汙染大的小鍋爐供熱,不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而且有效控製環境汙染。或者將他們改造為焚燒垃圾、秸稈、汙泥的電廠,季節性運行,作為城市綜合配套工程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效仿一些發達國家實行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分開的辦法,給予那些有容量不發電的項目以必要的補償,將有利於電網調度優化配置資源,提高電力係統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