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綠色考卷"生效 中國家電出口損失多大
7月1日,歐盟《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製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 S,以下簡稱“ROHS”)正式生效。根據該指令,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設備中的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聯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含量不得超過規定限量。 雖然距2003年2月歐盟正式公布該指令已有3年多的時間,然而麵對這張“綠色考卷”,中國企業交出的答卷卻是各有不同。 ※巨頭巨資應考 小企業經曆煎熬 “ROHS指令對我們不會產生影響,七一以後我們仍將正常出口”,美的電器科技管理部鄧總監說,“美的已經提前一年半做好了準備,從原材料供貨商的選擇到檢測實驗室的建立,成立了一整套應對體係,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據其介紹,僅建立一個專業的檢測實驗室,美的就投入了400多萬,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原材料都將被進一步檢測。 不過,儘管美的的產品已經通過SGS(目前全球*大的從事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服務的國際性公司)的檢測,但是鄧總監表示,任何小的疏漏都有可能產生新問題,因而需要不斷檢測。 TCL日前也宣布,已把對ROHS指令的施行擴展至全球,集團投入了近億元資金以完成全球所有生產線的改造,於今年元旦起,TCL供應的彩電產品將全部符合ROHS標準。除此之外,長虹、海爾、康佳等家電巨頭也都宣布投入巨資對生產線進行“無鉛化”改造,並與上遊原材料供貨商簽訂了新供應協議,從源頭上避免ROHS指令規定的 6種有害物質出現。 而國家質檢總局在對電子電氣設備原材料和元器件生產企業的產品進行了檢測和考核後,也於不久前公布了符合ROHS指令要求的91家企業─他們成為批拿到輸歐通行證的機電產品原材料和元器件生產企業。 “ROHS指令的實施必然要求企業從生產管理、原材料供應體係、到質量控製等多環節進行調整。其中涉及到的檢測儀器的購買、新環保材料的使用都可能增加企業的成本。對於一些資金相對缺乏的小企業而言,會是很大的考驗。”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徐東生說。 在徐東生看來,融資能力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將會成為此刻的“犧牲者”,如果冇能力及時檢測采用新材料,出口可能暫時受阻。 “已經冇錢賺了”,有些小企業已經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事實上,成本壓力的確使很多中小企業在經曆這種煎熬,對ROHS隻能持觀望態度。業內人士估計,ROHS指令的實施將迫使我國企業在出口歐盟時用新型的環保材料代替部分含有害物質的材料,這會使生產成本至少提升5% 以上,部分企業成本甚至上升達20%。此外,檢測費用也需分攤到成本中去。 此情況下,已有小企業表示實在不行就轉攻國內市場。不過,他們更多地還是寄望於歐盟能網開一麵,或者能夠尋求到更多的豁免機會。 一位浙江燈具商表示,他不知道ROHS是什醜A也不覺得 ROHS將對他的產品產生怎樣的影響,“他們總要用燈的,都限製了還怎豐峞H” ※損失100億美元?冇那中j 雖然ROHS指令的實施讓部分中小企業舉步維艱,但是對於業內傳說ROHS可能引發的上百億出口損失問題,中國家電協會劉福中副秘書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影響數額不會那中j。” 據劉福中介紹,以家電為例,目前出口歐盟的國產家電銷售額隻有60多億美元,而且很多大企業已經做好應對準備,所以事實上的損失不會很大。 此外,由於ROHS指令是針對所有進入歐盟的產品,並不是隻針對中國的歧視待遇,因此在引發國內成本上升的同時,也會引發國外企業成本的上升。所以也不會存在因為成本上升而引發的出口受損。 進出口商會則表示,ROHS要求使用特殊材料的電子電器產品並不是特彆的多,達標*關鍵的地方在於焊接的無鉛化,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不過,目前對於ROHS指令可能產生的出口損失還冇準確定論。6月20日,廣東省質量技朮監督局電器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就表示:“由於七一*後界限還冇到,現在還無法準確統計”。 而對於可能引發家電行業新一輪**的疑慮,徐東生也樂觀地表示,雖然ROHS對國內短期出口會有影響,但是還不至於到整個行業新一輪**的地步,小企業現在還有生存和調節的空間,還可以多方調整。而從長期來看,對出口的影響不大,國內企業也會很快適應。 “從目前來看,歐盟隻是提出了ROHS,還冇有確立一個**的國際標準,所以對於國內企業而言,在已進行相關檢測的基礎上,應積極爭取歐盟的豁免權,儘量減少可能產生的損失”,徐東生說。 ※不達標,就清退 根據ROHS指令,大小家電、IT和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類、電氣電子工具等10餘類近20萬種產品都將可能涉及,而國內傳統機電產品大多數都含有六種違禁有害物。 去年中國機電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額達到904.8億美元,其中廣東和浙江兩省的出口額占到了全部的1/3以上。麵對 ROHS大考的到來,這兩個機電出口大省已經開始著手應對。 “我們已經開始了相關的檢測認證,去年就不斷有企業來進行相關檢測。”6月20日,廣東省質檢局電子電器實驗室一位工作人員說,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向質檢局提供其它機構的合法檢測證書。很多國外檢測機構已經趕潮搶灘,為企業提供相關的產品檢測服務。 浙生省金華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位官員近日也表示,浙江金華將對輸歐電動工具和家電產品進行抽檢,並於7月1日起暫停受理不符合指令要求的產品出口報檢申請。 但是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檢測結果並不樂觀。珠海及周邊地區的檢測結果顯示,原材料次檢測的不合格率約為10%,整機次檢測的不合格率高達50%。 寧波檢驗檢疫局對相關企業的調查也發現,仍有很多企業不了解ROHS指令的詳細內容。麵對ROHS指令的到來,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還處於觀望狀態,冇有做好應對的措施。 對於現在有多少企業已經達到ROHS指令的要求,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還無法統計。因為歐盟雖然要求企業提供相關聲明,但要等到7月1日以後才會正式實施,目前的出口還冇有這方麵的要求。 徐東生表示,由於歐盟要求的是申報製,即企業表明自己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已經達到要求就可以了,並冇有要求提交檢測證書,但是,一旦被查出,出口企業將會麵臨巨大的損失:即便不對市場準入方麵做出懲罰,相關的運輸費用等方麵的損失對出口利潤本來就很微薄的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打擊。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法律部則表示,一旦產品被查出含有違禁有毒物,生產企業就會被清退出歐盟市場。所以企業出口時必須就ROHS指令可能產生的問題與進口商達成相關責任協議,以減少損失。機電進出口商會也將在近期邀請歐盟有關人員到國內做相關講解,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減少可能帶來的出口損失。 |
文章出處:中國經濟周刊 發布日期:2006-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