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國將步入核電快速發展期
在今年的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的清潔能源在能源總量中的占比應達15%,比現在要增加近一倍,而目前作為清潔能源中的主力軍,中國的核電也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時期。今年這個產業又將有怎樣的新動作呢?記者專門采訪了核電行業的代表和委員,來聽聽他們的介紹。
李永江(政協委員,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核電占整個電力裝機容量的1.1%,到2015年可能達到2.2%,到2020年可能達到3.5%。李永江告訴記者,之所以各個省份都在爭取核電項目,正是由於核電站在帶來清潔能源的同時,還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國內核電的成本已經能控製在每度電0.36元到0.47元之間。電價目前已經完全可以跟火電相比,過去比較高,遠遠高於火電,目前在有一些地區已經低於火電。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草案中,國家明確的提出了要在保證**的前提下,高效地發展核電,目前中國核電的**程度,又是怎樣的呢?記者在核電企業的委員中,也進行了了解。
劉巍(政協委員,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在在設計、建造、運行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十二五的建造裡麵,我們在重複應用這些經驗,我們認為十二五這28台機組應該是在**性上更有保障。
外企熱議中國十二五新能源發展戰略
未來五年,我國新能源發展將**提速,這也給中外新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兩會期間,記者在對一些外企高管采訪時了解到,他們對與中國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充滿了信心。
溫躍忠(通用電氣能源集團全球副總裁):將來發展中國家,特彆是中國,產業發展有實力,會有新技術出來。比如中國在清潔煤領域是*大的應用者,也是*大的開發人,那麼清潔煤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會在世界上起領導的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在中國設立反向**中心,能夠和中國的客戶,中國的合作夥伴把這些技術開發出來。不光是為中國,將來能帶回到世界去。
安德魯·巴隆·沃頓(巴隆合夥人基金董事長):新能源要想成規模,必須足夠節省成本,而不是總依靠政府出資支持。我們看到風能成本已經和傳統化石燃料差不多了。如果有好的傳輸線路,會很節省成本,其它新能源成本也會越來越低。要做到這些,必須要不斷更新技術,以及**的生產方式,這些也是中國著力在做的。
陳錦亞(美國鋁業亞太區總裁):我們和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在內蒙古做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充分利用內蒙古豐富的風電,用它來替代煤電,25%以上的電能供應都是用新能源。中國鋁工業代表了全球發展的方向,我個人覺得,十二五中,會給中國製造一個非常大的機會,用綠色能源,進行鋁工業的發展。而這個對全球都具有一個楷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