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線路變壓器及電動機無功補償
1.怎樣進行無功補償
應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則,使電網任一時刻無功總出力(含無功補償)與無功總負荷(含無功總損耗)保持平衡。某供電局已實現了變電所的集中補償,本文不再涉及,僅就10KV線路,配變與電動機的補償加以討論。
(1)10KV配電線路的無功補償:
某供電局在每條10KV配電線路上安裝1~2處高壓無功自動補償裝置,補償容量按線路配變總容量的10%掌握。某供電局公用配變容量為40500KVA,需補償無功容量約為4000KVAR,約需資金55萬元。經計算,安裝一處時,宜將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安裝在距線路端的2/3線路長度處。安裝兩處時,處安裝在距線路端的2/5線路長度處,另一處安裝在距線路端的4/5線路長度處,各處容量為線路總補償容量的一半。具體安裝時,還應考慮便於操作、維護和檢修工作等。
(2)配電變壓器的無功補償:
農網的大部分配電變壓器晝夜負荷變化較大,許多村屯用電多為居民生活用電,白天及後半夜多數變壓器處於輕載或空載狀態。我們知道變壓器的損耗包括有功損耗和無功損耗,無功損耗包括空載勵磁損耗及漏磁無功損耗。從配電網線損理論計算可知,配電變壓器的無功損耗約占配電網總損耗的60%左右。為有效補償配電變壓器本身的無功功率,避免輕載時功率因數超前,電壓升高及節約資金,對容量在200KVA以下的配電變壓器按配變容量的5%左右掌握實行靜態無功補償。將補償裝置裝設在配變低壓出口處,隨配變同時投切。對200KVA及以上的配變安裝自動跟蹤補償裝置。
(3)電動機的無功補償:
7.5KW及以上投運率高的電動機*好進行無功補償,為防止出現因過補而產生的諧振過電壓,燒毀電動機,應將電動機空載時的功率因數補償到接近1。因為電動機空載時的無功負荷*小,補償後滿載的電動機功率因數仍為滯後,這樣就避免過補償現象的發生。將低壓電容器同設備一起投切,直接補償設備本身的無功損耗。
①機械負荷慣性較小的電動機(如風機等):
QC≈0.9QO
(1)
式中QC--補償容量,KVAR
QO--電動機空載無功功率,KVAR
電動機空載電流可由廠家提供,如無,可參照(2)式確定:
IO=2IE(1-COSφ),
(2)
式中IO--電動機空載電流,A
IE--電動機額定電流,A
COSφ--電動機額定負荷時功率因數
②機械負荷慣性較大的電動機(如水泵等):
QC=(1.3~1.5)QO
(3)③車間、工廠集中補償容量可按(4)式確定:
QC=PM(TGφ1-TGφ2)
(4)式中PM--*高負荷時平均有功功率
TGφ1--補償前功率因數角的正切值
TGφ2--補償後功率因數角的正切值
電動機的無功補償,由於受益方主要是客戶本身,因此投資應由客戶自己承擔。
2.經濟效益分析
(1)配電變壓器無功補償經濟效益分析:
電網實現無功補償後,不僅降低配變用電設備的損耗,而且使高低壓配電電流減少,導致線損率的降低,同時主變銅損及上上等輸電線路的導線損失降低。全部考慮將使計算複雜。為簡化計算程序,可以采用無功補償經濟當量來計算無功補償後的經濟效益。它的物理意義是每安裝1KVAR的補償電容器,相當於有功損耗降低多少千瓦。補償裝置於配電變壓器低壓母線側,無功經濟當量值查有關手冊可取0.15。為使計算更具科學性,根據望奎縣實際情況,計算時取0.1。望奎縣供電區需安裝無功補償容量為2500KVAR,經計算,每年可減少電量損失170萬KW?H,每KW?H購電單價按0.3元計算,每年可有50萬元的收益。
(2)10KV配電線路無功補償經濟效益分析:
10KV配電線路共需無功補償容量約為4000KVAR,無功經濟當量查有關手冊可取0.06,補償設備每天投運按6小時左右,經計算,每年可減少電量損失節約50萬KW?H,每KW?H按0.3元購電單價計算,每年可有15萬元的收益。
(3)無功補償設備本身的經濟效益分析:
安裝無功補償設備後,設備本身損耗的電量可按下式計算:
A=QC?TGφ
(5)式中QC--投運電容器容量,KVAR
TGφ--電容器介質損失角的正切值
T--電容器投運時間
經計算,無功補償設備年消耗電量為16萬KW?H,每年有5萬元的負收益。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無功補償總投資約為100萬元,設備投運後每年可有60萬元的收益,兩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