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所在位置: 首頁> 公司新聞>

電力專家呼籲製訂電網環保國家標準

日期:2025-05-03 21:17
瀏覽次數:2809
摘要:
 
(2006-8-16)  來自:金羊網  閱讀126次 
 
 

  正製訂電磁輻射暴露限值

  及低頻噪聲標準


  中國目前尚未有相關國家電網環保規定和標準,電力專家呼籲有關部門對此研究針對性對策,儘快製訂出具體的電網環保國家標準。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有關部門的專家製訂《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強製性國家標準,目前已提出標準征求意見稿,正向有關部門征求意見。

  該標準規定了電磁波作業人員和公眾在電磁波照射下可接受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其中包括了像使用手機這樣的局部照射情況下的電磁輻射限值。該標準的推出將規範電磁輻射設備的使用,限製無用電磁信號的發射,保護公眾的健康和環境。

  同時,一個《關於低頻噪聲的國家標準》也在征求意見。變電站除了令人質疑的輻射問題不但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標準,就是它發出的噪聲也將會有更為明確的標準。

  專家視點

  中國輸電線路設計


  冇有考慮對公民健康的影響

  輸電線路鄰近住宅工頻磁場是否會對居民健康產生有害影響,已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熱點之一,以美國為例,它己引起美國國會的關注,很多機構如國家科學院(NAC)、國內研究委員會(NRC)、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國內環境衛生學會(NIEHS)和國家癌症研究所等都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實際上已不單是電力部門工作,已成為政府行為,已用於這方麵的投資相當可觀。

  我國輸電線路設計時基本上冇有考慮這一問題。但從目前我國線路設計鄰近民房的規定來看,線路兩側居民實際承受的工頻磁場將遠遠大於美國或其他國家水平。

  建議 調查居民承受工頻磁場水平

  當前急需做的工作是**和切實調查我國鄰近輸電線路的居民實際承受的工頻電場和磁場水平以及他們的真實反應。其次是認真收集、整理、研究和消化國外的研究成果。

  房屋對工頻磁場的屏蔽作用很微,按照我國輸電線路對鄰近民房的規定,特彆是鄰近或跨越樓房時,進入室內的磁場將遠遠大於國外,因此調查鄰近輸電線路樓房內的工頻磁場大小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廣州變電站環評均達標

  室內變電站完全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廣東省環境輻射研究監測中心總工程師孔令豐,**工程師周睿東主任均認為,輸變電站不可避免的存在工頻電磁場,噪聲等問題,但隻要符合國家標準就是**的。 

  國家現行的推薦標準是根據國際推薦標準來定的。對環保部門來說,推薦標準即強製執行標準。 

  廣東省環境輻射研究監測中心所做監測過的所有變電站中,工頻磁場的強度冇有一個是不合標準的。在廣州市,我們所做的變電站的環境評估中,還冇有出現因為環評不達標的情況。

  孔令豐表示,就電磁輻射對人的傷害而言,中國冇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隻是對在高壓線附近生活的人感覺做過一些調查,比如有無觸電感等。 

  而從環保以及*優化的角度來說,周睿東認為變電站當然不建在居民區是*好的。但由於考慮成本,規劃等問題,如果要建在居民區,室內變電站所用的設備能將輻射屏蔽到*小,完全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至於如何檢測未建的變電站的磁場強度,周睿東說國家標準並冇有規定要和居民區距離多遠,而監測方式一般采用類比的方式,即找一個規模,電壓等級,電容量,所用設備相似的已經運作的變電站進行類比,因為在冇有建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理論計算,進行類比。

  鏈接

  上海擬訂《變電站環境保護設計規範》

  上海政府宣布,計劃在“十五”後期以及“十一五”期間,每年投入50億元資金用於輸變電設備和電網的建設,並將先後新建6座500千伏變電站、62座220千伏變電站、60座110千伏變電站以及一大批35千伏和10千伏的變電站,以增加電力供應。

  為消除老百姓對變電站的恐慌,保障電力設施順利建設,上海市環保局即將出台一部《變電站環境保護設計規範》,將“站群矛盾”化解在源頭。

  由於涉及到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變電站環境保護設計規範》在正式出台前,還將廣泛聽取專家和市民的意見。《變電站環境保護設計規範》正式出台後,上海市環保局將做成科教片,向廣大市民進行科普宣傳,引導人們正確對待電磁輻射。

  100千伏以上變電站屬電磁輻射項目

  1997年3月25日國家環保總局第18號令——《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已明確把100千伏以上送變電係統列入電磁輻射建設項目和設備名單中。

  目前關於電磁輻射的防護標準有三個: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電磁輻射防護標準》(GB8702-1988)

  國家衛生部發布的《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75-88)

  國家環保總局推薦的《500KV超高壓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JH/T24-1998)。

  前兩個是國家標準,後一個是行業技術規範。

  國家衛生部發布的《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明確指出,“本標準適合一切人群經常居住活動場所的環境電磁輻射”。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電磁輻射防護標準》也說明:“本辦法所稱電磁輻射是指以電磁波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能量流,且限於非電離輻射,包括信息傳遞中的電磁波發射,工業、科學、醫療應用中的電磁輻射,高壓送變電中產生的電磁輻射。”

  國外對輸電線路**

  有界定標準


  中科院有名電磁專家邵方殷指出,輸電線路鄰近住宅工頻磁場是否會對居民健康產生有害影響,已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熱點之一。而工頻磁場與電場限值則成為各國界定輸電線路是否**的標準。

  但目前各個國家,就鄰近民房的工頻磁場與電場的限值,冇有完全統一的標準。一些國家製定了自己的標準,但差距不大。

  國際上有明確規定鄰近民房工頻電場限值的國家有: 波蘭、捷克、美國蒙大拿州……

  美國一些州冇有明確規定鄰近住宅的場強限值,但都規定線路走廊邊緣的場強限值,住宅處場強將大大小於線路走廊邊緣場強。

  1995年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 (NCRP)提出電磁場暴露導則,該導則還提到瑞典根據住在高壓輸電線附近,兒童白血病和年磁場電平影響的相關性,提出工頻磁場2mG(0.2μT)作為輸電線路通過居民區的導則。

  委員會考慮了實驗室關於生態效應的研究及流行病學的報告後建議:

  1.新建托兒所、學校、遊戲場附近磁場不超過0.2μT。

  2.新建房屋不要建在現有高壓輸電線下或鄰近處,每天超過0.2μT磁場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

  3.新建輸配電線路時,不要使鄰近的現有住房處磁場超過0.2μT。

  4.新建辦公室,降低間歇的和周圍環境的磁場到0.2μT。

  美國:

  線路應減少暴露


  1979年瑞典Wertheimer 和Leeper次發表文章認為,與居住在其它地方的兒童相比,鄰近電力線路居住的兒童患白血病的幾率較高 ,由此引起了工頻磁場是否會引發癌症的廣泛研究。到目前為止關於工頻磁場是否對健康無害國際上還冇有一個明確、肯定和一致性的結論。

  在1999年6月15日,美國國內環境衛生學學會(NIEHS)就“暴露於電力線電場和磁場中的健康影響”,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其中結論和建議是:

  “30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專門小組,小組投票(19/28投票成員)得出結論:‘有限的報告證明,與居所暴露有關的兒童白血病以及與職業性暴露有關的慢性**細胞白血病(CLL)發生率的升高’”。

  報告建議,電力部門在選擇線路路徑時,應按現有實踐經驗來減少暴露,並繼續探索新的措施來減少輸電線和配電線周圍的磁場。在不增加其他危險、諸如事故性的觸電或火災的條件下,鼓勵那些降低鄰近配電線磁場技術的開發。  

滬公網安備 31011302004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