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正泰董事長在中國企業**年會上的演講
日期:2025-05-02 02:21
瀏覽次數:2697
摘要:
(2006-8-18) 來自:新浪財經 閱讀22次 ![]() |
2006年8月18日,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上海市經濟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年會·2006上海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主題為“投資上海---本土企業的新機會”。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論壇,以下為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做主題演講。 各位企業家,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先感謝大會組委會邀請,能夠有機會參加今天的會議。我想今天的會議主題是投資上海——中國本土企業的新機會。我想講的題目是投資上海的理由。因為我們的企業在21年以前在溫州開始發展,我們當初也想過如何到上海大城市借資源、整資源。是我們隻能到上海請幾位專家工程師,那時候到上海投資以後,上海地方政府冇有現在這麼熱情,大概十年以前辦過企業,後來又撤回去。20年以前隻有在溫州像我們這些民營企業,農民出身的老土可以發展,在上海不可以。現在不一樣,我們在溫州發展了以後,我們將近占了28%的份額,下一步再發展的話,繼續向係統的發展,溫州很多資源不夠用,後來選來選去選擇了上海。所以我想現在我們在上海的鬆江已經征了1500畝,期廠房已經建好,設備已經到位,已經開始生產產品。**、第三期接著啟動。今天我圍繞著我們為什麼選擇上海,談談我選擇上海的理由。 ,上海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平台。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企業在自主**上麵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在努力,無論是引進外資,無論是合作、**,都在不斷的提高。提高**的地方我們看下來*好的還是在上海,因為我們在溫州那麼多年,受到製約的就是技術,技術來自人才,所以我們在溫州也想了很多辦法,想來想去就到了上海。到上海以後發現,上海很多技術**手段,技術**的一些思路、方法,在上海可以有非常好的環境。我們請了很多專家,當時我們問他都不願意去,一聽說溫州就嚇跑了。所以我們現在把800多位國內**的高壓輸配專家集聚到上海,我們跟國外的一些專家的交流,他們覺得在上海都非常方便。所以使我們在輸配電這個行業迅速崛起,現在產品已經運到了國內一些重點工程和國外一些大工程上。這個得益於技術的平台。 **,上海是一個人才的高地。我們*早的時候,在21年前發家的時候,請了上海四位退休的專家支持我們的工作。所以我們對上海人才這方麵的認識很有感觸。這次我們在上海投資以後,我們發現上海人才不僅來自於上海本地高素質人才,而且來自於國內各地的專家都願意到上海來,因為上海的方方麵麵的環境都非常吸引人。不僅吸引了國內的專家,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所以現在我們無論是在投資,無論是在管理,無論是在技術研發方方麵麵,發展的都非常快,更有利與我們的企業通過上海向溫州輸入人才,有利於利用我們的企業向海外派出人才。現在我們到海外投資、開拓市場,通過上海這個人才高地,向世界各地輸出我們的人才,促進了我們的發展。 第三,上海是交通和信息的**。當初我們在溫州的時候,由於企業剛開始起步,我們感覺不到交通給我們的壓力,也感覺不到信息時代的壓力。現在不一樣,我們很多事情就在互聯網上,很多的事情需要到大城市中快速的交流、互動。所以我們在上海已經感受到交通的事業發達,航空事業的發達,尤其我們在上海這麼一個信息非常密集的地方,使我們許多的工作都在高速運轉。所以我們來上海大投資的時間還不到三年時間,但是我們辦公核心這塊已經在這裡很多年,完全感受到交通的便利性,航運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給我們帶來得好處。所以我們覺得現在在上海的一些運作都非常方便,從而也帶動了我們整個企業效率的提高。 第四,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窗口。這一點我們認為更為重要,我們在上海也看到了世界500強當中有400多家都到上海來了,這給我們的企業帶來了非常多的好處。無論是跟美國GE合作,還是跟其他跨國公司談判也好,我們在這些合作當中,基本都能夠就近跟他們學習、交流。我覺得對我們的企業從引進來、走出去,向他們學習理念、文化,學習他們的一些經驗我覺得很有好處。我們在上海投資以後,有很多大公司都願意去溫州跟我們合作,下一步我們鬆江園區建成以後,將來會引進一到兩家跨國公司。在上海可以提高我們自己的競爭實力,可以跟跨國公司交流很多經驗。 第五,我們在上海投資感受*深的是上海地方政府的服務能力。原來承諾過的優惠政策基本上都能兌現,而且上海地方政府確確實實把企業的事情,把投資者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利益,確實在想企業所想。這一點我們在國內各地都有投資,一對比的話感覺很明顯。這一次我們在鬆江的投資,04、05年兩年的時間,從征地到規劃,到建設、投廠兩年的時間,廠房全部起來,產品到了用戶手裡。假如冇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冇有優惠政策的到位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我覺得我們對上海的選擇是正確的,同時我們在上海的投資也冇有離開過原來的發展理念。 這次我們參加這個會議也想借這個好的機會,向上海市政府,鬆江區委區政府,向社會各界彙報一下我們自己到上海的一些想法。因為我們原來在溫州的發展也很支持,我們現在發展的是高壓電氣,溫州低壓電氣發展繼續擴大、鞏固、提高,在上海的高壓會帶動溫州低壓電氣發展,所以是相輔相成、優勢互補的。現在我們在杭州投資了自動化的產業,用信息化的技術嫁接傳統的產業跟上海和溫州緊密結合,促進我們整個產業水平的提升,所以這樣我們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後用一句話結束我的發言。去年我在加州的斯坦福大學會議上演講的時候,有人問我,正泰以後的發展到底想怎麼做?我還是老話,我說我們是用減法做大企業,用加法做強產業。我們用減法做大企業就是專業化,不相關的產業基本不做,我們隻專注於輸配電製造業。用加法做強產業,主要是考慮到憑個人力量,憑一個企業的能力是不夠的,我們希望不斷的整合各方麵資源,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所以我們現在不僅是跟國外企業強強合作,我們更歡迎國內的企業一起合作。所以我們來上海,也要學習上海海一樣的胸懷。我想以後有其它的同行或者投資者,我們都非常歡迎大家在上海或者在溫州,或者在杭州,或者在國內乃至全世界各地,我們一起合作,一起把輸配電這個產業做強,一起把中國的品牌創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