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 VDC 公司(投資發展公司)分析及預測,隨著全球經濟的複蘇,從2002年起全球繼電器市場停止負增長,汽車、家電、HVAC(采曖、通風和空調)、工業控製等市場均有大幅的回升,未來幾年有比較高的增長。2000全球繼電器銷售達47.49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7%。2000~2005年全球繼電器銷售年均增長率為2.8% ,全球2000~ 2005年繼電器銷售額增長預測見圖1。
 從地域分布來看,歐美是繼電器的主要市場,其次是韓國和東南亞。日本繼電器產量,高達世界繼電器總產量的1/3(包括日本海外生產的產品);美國繼電器產值*大,約占世界繼電器總產值的1/4 ;歐洲的德國在產值上排世界第三而銷售額則為**。中國在 2003 年繼電器產量和銷售額約18.94億隻45.89億元RMB,分彆占當年世界繼電器總產量和總銷售額的約18%和11.3%。預計2010年中國繼電器產量和銷售額達到 50 億隻140億元RMB,分彆占當年世界繼電器總產量和總銷售額的1/3和1/4強。未來幾年中國繼電器市場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是世界上增長速度*快的市場之一。 中國繼電器市場的增長一方麵來源於全球經濟的增長,更重要的一個方麵得益於繼電器應用領域市場的轉移。世界“製造中心”在中國的逐步形成,中國增長型經濟的確立,無不顯示著這種變化。特彆是未來繼電器的增長較快的家電等應用領域,中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市場占有率。2004年,中國的空調生產占世界的32%,洗衣機 占26%,彩電占23%,冰箱占19%。 高速增長的繼電器市場加速了國際繼電器巨頭向中國的轉移。上世紀90年代初,國際繼電器巨頭掀起輪在華投資熱潮。Matsushita、OMRON、OEG(Tyco深圳廠)等紛紛在中國設廠並不斷擴大投資,完成了從國際化向本地化的轉移。2002年中國加入WTO後,國際巨頭加速了在中國的行動。2002年6月8日OMRON和Matsushita 分彆在深圳和廈門同時開廠。2002年Tyco大功率通用繼電器轉產上海CII;2003年12月宏發、德國Hella、美國Zettler聯合合資的廈門海宏賽有限公司(簡稱HHZ)成立;2004 年TYCO預計在上海和深圳建廠,Hella也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把其在北美和西班牙的10條生產線轉移到 HHZ。預計在今後幾年內,世界上有名的繼電器廠家幾乎全都有中 國分廠。國際巨頭移師中國,將加速繼電器製造中心在中國的形成。 龐大的中國潛在市場的吸引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麵,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麵也預示國際繼電器巨頭開始放棄在本土的中低端產品製造,借助於在華投資進一步降低成本,不但可以就近搶占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而且可以用比較優勢的價格向歐美日等主要的世界繼電器市場發起攻勢,實現公司業務增長和提高公司競爭力的戰略目的。 麵對國際繼電器巨頭在國際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和對國內市場的擠壓和蠶食,國內繼電器廠家自然也不甘落後。他們在進行體製轉變的同時,通過兼並、聯合、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以爭取成本和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市場上的連鎖效應。這其中,廈門宏發公司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跨國公司在中國凝聚的強大的製造能力,加上本地企業不斷提升的產能,中國已成為世界繼電器生產製造基地。預計201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大的繼電器生產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