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所在位置: 首頁> 公司新聞> 技術方案>

繼電器常見故障檢修

日期:2025-05-04 01:13
瀏覽次數:9501
摘要:

繼電器是一種根據外界輸入的信號,如電氣量(電壓、電流)或非電氣量(熱量、時間、轉速等)的變化接通或斷開控製電路,以完成控製或保護任務的電器,它有三個基本部分,即感測機構、中間機構和執行機構,文章闡述了它們產生故障的檢修方法。

1感測機構的檢修

對於電磁式(電壓、電流、中間)繼電器,其感測機構即為電磁係統。電磁係統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線圈及動、靜鐵芯部分。

1)線圈故障檢修

線圈故障通常有線圈絕緣損壞;受機械傷形成匝間短路或接地;由於電源電壓過低,動、靜鐵芯接觸不嚴密,使通過線圈電流過大,線圈發熱以致燒毀。其修理時,應重繞線圈。如果線圈通電後銜鐵不吸合,可能是線圈引出線連接處脫落,使線圈斷路。檢查出脫落處後焊接上即可。

2)鐵芯故障檢修

鐵芯故障主要有通電後銜鐵吸不上。這可能是由於線圈斷線,動、靜鐵芯之間有異物,電源電壓過低等造成的。應區彆情況修理。

通電後,銜鐵噪聲大。這可能是由於動、靜鐵芯接觸麵不平整,或有油汙染造成的。修理時,應取下線圈,銼平或磨平其接觸麵;如有油汙應進行清洗。

噪聲大可能是由於短路、環斷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換新的短路環即可。

斷電後,銜鐵不能立即釋放,這可能是由於動鐵芯被卡住、鐵芯氣隙太小、彈簧勞損和鐵芯接觸麵有油汙等造成的。檢修時應針對故障原因區彆對待,或調整氣隙使其保護在0.020.05MM,或更換彈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汙。對於熱繼電器,其感測機構是熱元件。其常見故障是熱元件燒壞,或熱元件誤動作和不動作。

1)熱元件燒壞。這可能是由於負載側發生短路,或熱元件動作頻率太高造成的。檢修時應更換熱元件,重新調整整定值。

2)熱元件誤動作。這可能是由於整定值太小、未過載就動作,或使用場合有強烈的衝擊及振動,使其動作機構鬆動脫扣而引起誤動作造成的。

3)熱元件不動作。這可能是由於整定值太小,使熱元件失去過載保護功能所致。檢修時應根據負載工作電流來調整整定電流。

2執行機構的檢修

大多數繼電器的執行機構都是觸點係統。通過它的,來完成一定的控製功能。觸點係統的故障一般有觸點過熱、磨損、熔焊等。引起觸點過熱的主要原因是容量不夠,觸點壓力不夠,表麵氧化或不清潔等;引起磨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觸點容量太小,電弧溫度過高使觸點金屬氧化等;引起觸點熔焊的主要原因是電弧溫度過高,或觸點嚴重跳動等。觸點的檢修順序如下:

1)打開外蓋,檢查觸點表麵情況。

2)如果觸點表麵氧化,對銀觸點可不作修理,對銅觸點可用油光銼銼平或用小刀輕輕刮去其表麵的氧化層。

3)如果觸點表麵不清潔,可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

4)如果觸點表麵有灼傷燒毛痕跡,對銀觸點可不必整修,對銅觸點可用油光銼或小刀整修。不允許用砂布或砂紙來整修,以免殘留砂粒,造成接觸**。

5)觸點如果熔焊,應更換觸點。如果是因觸點容量太小造成的,則應更換容量大**的繼電器

6)如果觸點壓力不夠,應調整彈簧或更換彈簧來增大壓力。若壓力仍不夠,則應更換觸點。

3中間機構的檢修

1)對空氣式時間繼電器,其中間機構主要是氣囊。其常見故障是延時不準。這可能是由於氣囊密封不嚴或漏氣,使動作延時縮短,甚至不延時;也可能是氣囊空氣通道堵塞,使動作延時變長。修理時,對於前者應重新裝配或更換新氣囊,對於後者應拆開氣室,**堵塞物。

2)對速度繼電器,其膠木擺杆屬於中間機構。如反接製動時電動機不能製動停轉,就可能是膠木擺杆斷裂。檢修時應予以更換。

總結繼電器的常見故障檢修方法,有利於電力設備與係統的良好運行,也可為同行提供借鑒經驗。

米尼萊克電壓繼電器分類:

電壓保護繼電器帶中性線的三相供電監視可調節的欠壓、過壓設置可調節的電源開啟延時和跳閘延時單獨、聯合欠壓、過壓繼電器錯誤**、非錯誤**模式可供選擇。

欠過電壓繼電器三相供電監視相故障、相失衡及逆相保護,欠、過電壓保護可調節的相位失衡保護可調節的欠壓、過壓設置可調節的跳閘延時預置的電源開啟延時2CO繼電器輸出。

三相三線欠過電壓繼電器不帶中性線的三相供電監視可調節的欠壓/過壓設置可調節的電源開啟延時和跳閘延時單獨/聯合欠壓、過壓繼電器輸出錯誤**/非錯誤**模式可供選擇。

三相四線欠過電壓繼電器帶中性線的三相供電監視可調節的欠壓、過壓設置可調節的電源開啟延時和跳閘延時單獨、聯合欠壓、過壓繼電器錯誤**、非錯誤**模式可供選擇。

MINILEC(米尼萊克)公司的質量體係已通過BVQI檢驗,完全符合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的要求。產品還在以下的實驗室按照IEC標準順利通過測試:CPRIERDAETDC和新加坡的SISIR

 


滬公網安備 31011302004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