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電網500千伏緊湊型架空送電線路進入實用階段
鍍錫薄鋼板是一種外表麵鍍有一層極薄的純錫層的鋼板,簡稱鍍錫板,又稱馬口鐵。鍍錫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良好的衝壓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具有外觀光亮、美觀的特點,是食品包裝的*好材料,此外它還用於飲料、化工、電子等行業。
1、 鍍錫極的硬度
鍍錫極的力學性能是按硬度分類的。使用都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適合的硬度和硬度。為了減少鋼材消耗、降低倉裝成本,鍍錫板正在向超薄板方向發展,這就更加需要保證鍍錫板的力學性能。
2、金屬薄板硬度測量的測砧效應
鍍錫板等金屬薄板的硬度檢測通常采用洛氏硬度測試,而不采用任何其他試驗方法。采用洛氏硬度計和表麵洛氏硬度計而不發生測砧效應時,對試驗材料要求的*小硬度值在國家標準GB/T230.1-2004中國有規定。該標準要求硬度試驗後試樣背麵不得出現可見為變形痕跡。
“測砧效應”就是指試樣在進行硬度測試時,因試樣硬度不足,在壓頭的作用下,變形硬化區域穿透試樣,達試樣下麵的測砧,這時試樣背麵就會產生可見的變形痕跡。這時試驗力會穿過試樣,在測砧上消耗掉一部分,這進測得的硬度值是不真實的。這種因試樣厚度不足,使試驗力消耗測砧上一部分,造成硬度測試失準的現象叫做硬度試驗的“測砧效應”。
3、“測砧效應”的對策
在鍍錫板等金屬薄板的硬度測試時,會經常遷到發生“測砧效應”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230.1-2004的規定,選擇合適的硬度標尺,選用輕一些的試驗力進行測試。
為了避免“測砧效應”的產生,有一種做法是將相同材料的幾片試樣迭加在一起進行測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幾層試樣的接觸而之間會產生相對滑動,這時的測試值也是不準確的。
當試樣厚度低到既使采用*小試驗力的標尺仍然會產生“測砧效應”時,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采用,這就是國家標準GB/T230.1-2004附錄A和國際標準ISO6508-1-1999附錄A中給出的“薄片產品的HR30Tm硬度試驗”。這種方法適用於可以采用鋼球壓頭的冷軋薄鋼板、不鏽鋼薄鋼板、鍍錫板、鍍鋅板、黃銅板等材料。
HR30Tm試驗除采用表麵洛氏HR30T標尺之外,也可以采用HR15T或HR45T標尺。美國標準規定,鍍錫板硬度要在金剛石點砧座上測試,對於厚度為0.0216~0.0303英寸(0.55~
4、用於薄片產品硬度測試的HR30Tm試驗
用於包括鍍錫板在內的薄片產品硬度測試的HR30Tm試驗,其試驗條件與HR30T相似,經供需雙方協商,允許試樣背麵出現變形痕跡。多年的應用證明這項試驗用於比較目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它可用於硬度值在80HR30T以下,厚度小於
5、鍍錫板的硬度測試
鍍錫板的硬度測試以往大多采用台式表麵洛氏硬度計,采用普通鋼質平測砧,測試HR30T硬度。例如2001年版的寶鋼企業標準Q/BQB450-2001中就規定鍍錫板的硬度用HR30T來表示。
近年來,由於關於鍍錫板的國家標準GB/T2520-2000開始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HR30Tm硬度表示方法,關於洛氏硬度試驗的國家標準GB/T230.1-2004中也規定了HR30Tm硬度試驗方法,因此國內已開始采用金剛石測砧、測試鍍錫板的HR30Tm硬度值。例如2003年版的寶鋼企業標準Q/BQB450-2003中就將硬度的表示方法由HR30T改為HR30Tm。
但是,測試HR30Tm硬度需要一個金剛石測砧,而國產的洛氏硬度計很少有這種配件可以選購。近斯筆者了解到在上海的一家合資硬度計廠可以購到這種金剛石測砧,但是價格高達9000多元。由於合適的金剛石測砧難以買到,台式的表麵硬度計又比較貴。因此,HR30Tm硬度表示方法在國內鍍錫板行業的應用還行不普遍。特彆是在鍍錫板的使用廠家方麵,儘管人們也意總識到鍍錫板的硬度很重要,它要關係到加工產品的質量,關係到生產效率和企業效益。但是多數企業都冇有對購進的鍍錫板材進行硬度複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