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所在位置: 首頁> 公司新聞>

我國可燃冰開采輸運關鍵技術取得進展

日期:2025-08-15 21:52
瀏覽次數:3079
摘要:

 

廣州1月12日電(記者梁鋼華)記者從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悉,由該所與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共同承擔的"可燃冰開采與輸運過程實驗模擬與理論分析"項目,近日通過了專家組驗收,這標誌著我國在可燃冰研究和利用方麵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的俗稱。根據目前的調查表明,我國南海北部陸坡、南沙海槽和東海陸坡均有可燃冰存在。

據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介紹,可燃冰利用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技術難度大,並且可燃冰容易因溫度、壓力、光照等條件的變化而揮發。因此,解決可燃冰開采與輸運過程中麵臨的技術難題,是目前整個可燃冰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5月,中科院與中海油總公司在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中,專門確立了"可燃冰開采與輸運過程實驗模擬與理論分析"項目,以求取得這方麵關鍵技術的突破。該項目具體由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和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深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承擔。

經過兩年多的技術攻關,該項目的研究成果近日通過了由中海油副總裁兼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主任陳偉任組長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廣州可燃冰研究中心席科學家樊栓獅研究員介紹,該項目目前已取得了三方麵的成果:一、通過對可燃冰抑製劑進行研究和評價,開發出了新型可燃冰組合抑製劑,其價格比國外低,引導時間延長3倍以上,形成了技術;二、通過對可燃冰降壓、注熱、注化學劑開采過程進行室內物理模擬研究,獲得了可燃冰分解、藏動態變化過程的重要實驗數據,提出了可燃冰開采過程流動/分解比率,確定了開采過程中的關鍵控製因素;三、開發了國內套可燃冰開采過程數值模擬源程序,提交了申請、計算軟件著作權申請材料。

專家組此間表示,該項目的突破為我國完成和實施863可燃冰開采課題奠定了基礎,標誌著我國在可燃冰研究和利用方麵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信息來源:新華社

時間:2007-01-15 

滬公網安備 31011302004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