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稱核電對澳大利亞"不可避免"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日前稱核能是澳大利亞不可避免的選擇。此番話是針對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該報告稱25座反應堆可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霍華德表示新年初政府將對該報告作出反應,但*終決定則依賴經濟規律。 霍華德總理表示鈾儲量和能源需求到2050年要翻一番,不發展核電也是不可能的。 由政府主持進行的報告稱,擁有世界鈾儲量40%的澳大利亞可以建設25座反應堆,到2050年提供該國所需電力的三分之一。這份長達287頁的報告說,核電能把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減少8%-17%。作為美國密友的霍華德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澳大利亞是世界*大煤出口商之一,煤廣泛用於發電。儘管呼籲發展新能源,霍華德總理強力支持煤炭公司。 霍華德總理直到近來才承認,全球變暖的警告已為現實。其批評者說,霍現在支持核電是為2007年底選舉作鋪墊。綠黨人士在聲明中稱,政府現在急於作出姿態表明他們做了不少工作,了解核電上馬速度慢,昂貴,危險,不可能是全球變暖問題的答案。 綠色和平組織稱,霍華德的核電動向是個價格昂貴不負責任的小路。假如政府嚴肅地對待削減澳大利亞溫室氣體排放,他們應該放棄煤電,支持能效和新能源,這些到2020年能把澳大利亞排放削減30%。 該報告說,澳大利亞電力需求到2050年之前要翻一番,三分之二現存的發電廠需要升級,或者替代,新裝機要增加。該報告稱,核電廠造價在15.8億美元左右,並稱核電成本比燃煤和燃氣的現有價格高20%-50%。 該報告稱,如果汙染和碳排放上稅,核電隻對煤電有競爭力。而鈾濃縮對鈾出口將增加14億美元收入。霍華德堅持不要碳排放稅和碳減排交易,稱它對煤炭工業不利。 至於澳大利亞發展核電,這需要兩個政黨政治支持,而現在冇有。工黨中左派反對核電,而霍華德的保守黨聯盟組成國內政府,該國有6個州工黨控製。(林西) |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