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所在位置: 首页> 公司新闻>

国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李荣融作讲话

日期:2025-04-29 00:50
浏览次数:2869
摘要: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总结2006年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研究2007年工作。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李荣融指出,2006年国有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国内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圳、厦门和宁波市国资委直接监管或委托监管的103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9693.5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利润2097.2亿元,同比增长38%;上缴税金2375.3亿元,同比增长20.4%。截至2006年底,资产总额77350.6亿元,同比增长18.5%;净资产28283.8亿元,同比增长13.1%。159家中央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1368.8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7546.9亿元,同比增长18.2%;上缴税金6611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006年底,资产总额122663.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资产53489亿元,同比增长15.2%。

    李荣融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国资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成效明显。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发挥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在调整重组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三是国有资产监管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规章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外派监事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四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李荣融指出,2007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总体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努力在股份制改革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完善公司法人法理结构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方面迈出新步伐,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开**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按照这一要求,各级国资委要进一步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一要牢记使命,二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三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

    李荣融要求,今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着力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要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制度,要继续推进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二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要抓紧贯彻落实国办转发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把指导意见与各地国有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督促所出资企业增强自主**能力,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依法诚实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抓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问题。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加强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法制建设。六是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李荣融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出资人专业知识的学习。一要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深入学习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提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深入学习行业知识和科技知识,提高调整布局结构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按照《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的要求,抓紧建立各级国资委之间交流联系的信息网络,及时组织工作交流,总结推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经验,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系统的整体素质。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国资委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信息来源:国资委网站

时间:2007-01-29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