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所在位置: 首页> 公司新闻>

北京电力发展要与环境协调

日期:2025-04-28 14:38
浏览次数:2126
摘要:
环境污染与健康

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部是生活在地球的表层──生物圈内,生物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从而保持着动态平衡。就是说生物体总是从内部经常地调节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而生物的活动又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状态,这种动态平衡,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生物圈内进行的,在长期自然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有人对人体血液中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元素含量与地壳岩石中这些元素含量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人体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统一性和动态平衡关系。

但是如果环境因素发生了剧烈变化,比如突然引进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或者固有的物质含量发生变化超过了自然平均的含量,必然使生态系统也发生变化而破坏生态平衡。由于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严重的就称为环境破坏,给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九、二十世纪以来原子能工业、现代化学工业等的迅速发展,一些原来埋藏在地下的化学原素如铀、镉、汞、铅、氟等被大量开采出来,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地球上从来没有的物质,像各种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DDT、666和石油化工三大合成(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这些物质的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化学污染问题。

其次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加重了污染程度,增加了接触污染的人数。

再者在现代工业发展的社会里,**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营养得到改善,寿命逐渐延长,很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控制。像我国早已消灭了鼠疫、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其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也大幅度下降;而社会上老年人口大量增加,因此,传染病已从过去占死亡原因的前几位退居于十位以后,而心血管**和癌症上升为死亡原因的、二位。可以看出起慢性作用的环境因素(如致癌物等)的重要性愈来愈大。

由此可见,近代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是全世界当前*关心的问题。“三废”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简要地介绍一下环境污染的危害,重点是化学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其次谈谈生物性污染问题,*后是防护措施。

一、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们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污染来源,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职业性接触、土壤化学农药污染及食物的农药残毒、食品添加剂等,经常地接触到种类繁多的化学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  近百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发生过20余起由于大气严重污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和死亡事件,其中*严重、震惊世界的一次是1952年12月5—9日发生在伦敦的烟雾事件,当时由于**的气象条件,使从以烧煤为主的家庭和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能扩散,不断蓄积而形成烟雾,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近30倍。在浓雾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喀痰、咳嗽、喉痛、呕吐和呼吸困难等。在浓雾中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死亡率*多,其次为肺炎、肺结核以及其他呼吸道和循环系统**。在烟雾严重时,甚至有突然昏迷死亡的病例,这次大气污染事件中就死亡四千多人。

另一种是以燃油为主的工厂和汽车排出的废气,含有烃类、氮氧化物等,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系列光化学氧化剂而形成叫做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见下图)。美国洛杉矶、纽约、日本东京等地都曾多次发生过这种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有的城市也发生过这种污染,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光化学烟雾主要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表现为眼睛红疼,还可刺激呼吸系统发生呼吸困难以及血压下降等,严重病例可昏倒,对植物的损害也很严重,光化学烟雾使洛杉矶市100公里以外的2000米高山上有大片树木枯死,葡萄减产60%以上,柑桔也严重减产。据统计,美国因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农作物的损失已达一亿美元之多。

食品受化学污染物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也不断发生,如1956年日本奶粉受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的污染,使先后食用这种奶粉的1000多名居民发生中毒,造成128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是慢性中毒的危害  环境中有害污染物质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的作用下,能引起慢性中毒。日本发生的水俁病和骨痛病(公害病),就是典型慢性中毒的例子。

水俣病因1953年先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发现而得名。水俣市共有居民一万多名,据报道,至1977年经当局确认为水俁病患者已达1014人,203人死亡。患者主要症状有四肢麻木、听觉失灵、视野缩小、言语不清、面部表情痴呆,继之神经失常、运动失调、全身痉挛、不能饮食、瘫痪昏迷直至死亡。经查明是甲基汞中毒,是由于当地渔民长期吃了被含有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现已知含汞废水污染水体后,沉积于水底污泥中的无机汞,经***的作用可转化为有机化合物──甲基汞,甲基汞比无机汞毒性大,而且甲基汞可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之间的传递过程中,甲基汞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就会造成对水产、畜类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

在我国东北某江的汞污染,经调查研究已经发现对渔民健康造成影响。几年的连续观察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骨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经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又以河水进行农田灌溉污染了土壤和稻米,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该河水和食用稻米所引起的慢性镉中毒,患者主要症状为疼痛,初起是腰背和膝***,以后发展到全身各处疼痛,*后引起骨骼变形、身体缩短。由于运动受限、长期卧床、日夜喊痛、睡眠不安、营养**而消耗至死。在我国经调查表明已有些地区镉污染相当严重,稻米中镉含量已经达到或接近日本慢性镉中毒公害病病区的水平,也应高度警惕。

除上述慢性中毒外,大气污染中经常存在的一些化学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酸雾、氮氧化物等。人们经常不断地呼吸这些有害气体,在较低浓度的慢性作用下,就能刺激呼吸道,引起支气管收缩,减弱呼吸功能等改变,从而导致呼吸道抵抗力降低而诱发各种炎症。大量资料证明,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等呼吸器官**的直接原因或诱发原因。如日本四日市发生的**病,即是由于该市石油工业引起的大气污染所致的慢性公害病。这些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引起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根据北京市某大气污染严重地区附近居民的调查,发现上呼吸道疾患明显高于未受污染的对照区:儿童鼻炎高6倍;鼻咽喉炎高9倍;**鼻炎高4倍,鼻咽喉炎高6倍。

第三、环境污染与癌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几十年来世界上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有日益增长的趋势,美国七十年代以来癌症已从死因的第六位上升为**位,癌症总死亡率上升了150%。我国如北京市癌症从建国初期的死因第九位也上升为**位,癌症总死亡率增长了145%。是什么原因使癌症死亡率上升呢?这个问题世界各国很多人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但有很多资料说明,不少癌症是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环境致癌因素中,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约占5%,病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也约占5%,而由化学因素引起的占90%。由于“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使环境中致癌的化学物质不断增加,因此认为环境污染是癌症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目前已发现有11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其中常见的如苯并(a)芘多环芳烃化合物可引起皮肤癌、肺癌;β-萘胺等芳香胺化合物可引起膀胱癌;亚硝胺类(亚硝基化合物在肠道内可与仲胺合成亚硝胺)可引起食道、肝等消化系统癌症;石棉可引起肺间皮瘤;砷化合物可引起皮肤癌,还有黄曲霉污染了食物(花生、玉米等)产生的黄曲霉**可引起肝癌等等。其中有很多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大多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吸烟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有关:如人吸入一毫升高度污染的空气,*多有10万个烟尘微粒,但吸入一毫升纸烟的烟,就可吸进50亿个烟尘微粒,远比城市污染的尘粒多得多。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烟不仅加重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气肿等**,而且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根据美国、加拿大和英国100万人口以上的调查,每日吸一包烟以上的比不吸烟的人肺癌死亡率高10.8倍。我国在上海、武汉、北京等部分地区调查结果,也认为吸烟与肺癌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吸烟量大,吸烟年数较长的人更明显。因此应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好处(特别是对青少年),以预防和降低肺癌和其他慢性****、肺气肿、心血管**等的发生。

第四、是致畸变作用  环境污染物质可使生物发生遗传突变和胚胎受到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日本对沿海多处的调查发现有环境污染所致的骨骼畸形和生瘤的鱼。我国湖北鸭儿湖由于受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污染,有10—20%的鱼类发生畸形,严重威胁沿湖居民的健康。对人的影响,在日本水俁病流行区发现母亲没有水俁病症状而幼儿都患有先天性麻痹性痴呆或大脑畸形,这是由于有机汞致畸胎作用的结果。某些**(如塞利米多Thalidomide)、落叶剂2,4,5-涕等可使孕妇的畸胎率增加。上述事实说明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当代,而且可能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增加了环境污染后果的严重性和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物质,但也是传播**的媒介,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和传染性肝炎等,是由于人们喝了被这些传染病病源体污染的生水,或生吃了用这种水灌溉过的蔬菜、水果等,经口而感染的;另一些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是通过人接触被病人或病鼠的粪尿污染的水,钩端螺旋体或血吸虫尾蚴穿过皮肤使人感染的。

土壤受病原体的污染,如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垃圾作肥料或用污水直接进行农田灌溉等,可传播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多种**。有些病原体在土壤中能生存较长的时间;由于蛔虫、钩虫等必须在土壤中完成它一定阶段的生活史,因此土壤对蛔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动物性**,如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等,主要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的,还有结核杆菌和一些化脓菌,随病人的痰或脓液排出污染土壤,这些土壤颗粒随风飘浮在空气中,人们通过呼吸就可能感染肺结核病。

食品被病原体污染,在一定条件下急剧繁殖大量活菌(如沙门氏菌属)或产生大量**(如葡萄球菌肠**)。人吃了这种被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家禽以及蛋、奶等被污染所引起的。污染食品的病原体*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我国城乡都有发生。其次还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是污染了海产食品如鱼、虾等,在我国沿海地区发生较多,此外有些地区发现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等。

三、环境的卫生防护

防止“三废”污染,保护环境,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人们的健康和子孙后代幸福的重要问题。我国已把环境保护问题列入新宪法并制订了试行的环境保护法,必须加以认真地贯彻执行,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环境保护。

1.在城市建设中要做好**规划,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与居住区分开并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侧。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企业工程时,必须与“三废”的综合利用和净化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2.已造成污染的企业,应搞好工艺改革,努力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经济有效的消烟除尘、污水净化等治理措施,积极进行“三废”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使“三废”少产生或不产生,必须排放的污染物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为防止农药污染,应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污水灌溉,以防止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

4.要作好食品卫生,防止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污染,还要防止食品霉变,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准出厂、出售等。

5.绿化,特别是在城市、工厂区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绿色植物有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过滤灰尘,杀死病菌等功能,故可净化大气,还可调节城市气候,减弱噪音,防止风沙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好处很多。因此要积极搞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工作。

6.大力开展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环境卫生,积极开展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把有关科学知识交给群众,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美德,并采取有力措施,教育群众不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倒乱泼垃圾污水等,大力宣传戒烟的好处,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7.要执行环境保护法法令,奖惩分明,对违反法律,污染和破坏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单位给以法律制裁,是对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保证。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