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规模扩张迅猛产量激增 近年来,我国企业规模扩张迅猛,产量激增。国际继电器厂家在华年总产量已达数亿只以上:民营企业的资产已从原始积累阶段过渡到资本扩张阶段,许多厂家年产量达到千万只以上;在国家航天计划及重点工程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经营形势趋向好转,科研投入增加,效益增幅很大。 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提供的重点企业产销量统计,2003年产量已达11.7亿只;据《继电器信息》资料,2003年全行业销售额和产量分别达到45.89亿达元和18.94亿只.预计到2005年,我国继电器销售额和产量将分别达到60亿元和25亿只,将分别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将进一步确立世界继电器制造和出口基地的地位。 2、通信汽车继电器是市场增长主力 3、厂家注重产品二次开发设计 国内继电器厂家注重了技术的**、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以新结构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全行业申请从“九五”期间无意识,到近年来每年有数十件的申请,目前,有效已达数百件之多。保护促进了各企业的技术**积极性,自主品牌随、专有技术的增多而提升。 4、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生产装备既有自动化程度高的装配线、又有以手工装配为主的流水线、自动装配线满足了大批量、单规格产品的需求,手工装配线保证了中、小批量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国内厂家在手工装配中,通过自制关键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手工劳动增加了就业,也避免了自动生产线一次投入高、更新换代慢的缺点,更利于新产品的快速推入市场。 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对电子元件进出口统计资料来看,2004年1-6月电控制元件出口15876.09万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1.38%,进口15615.5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70%,进口比出口增长快一倍有余。而2004年同期进出口总额31491.64万美元,实现顺差仅260.5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了近8000万美元,而顺差却减少了近2500万美元,其幅度之大,令人惊讶。这说明我国继电器行业大而不强,恶性的价格竞争已直接威胁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待继。。。。。。。。。。。。 |
|